2011年第05期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兴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2011-8-4)
来源:港澳台宝典大全网站       时间:2012-08-23 12:25:19   [        ]     
文号 宜政办发[2011]67号
制发机关 宜兴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2-08-23
文件类别
文件状态 执行中

 

各有关镇人民政府,市各有关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部门:

《宜兴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港澳台宝典大全办公室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

宜兴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市国土资源局,20115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宜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编制本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经过汛前地质灾害排查,我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9个(见附件1),其中滑坡4个、崩塌1个、地面塌陷4个。

1、滑坡和崩塌。滑坡和崩塌主要分布在太华、张渚、湖父、丁蜀等低山居民区。滑坡、崩塌灾害成因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和极端气候密切相关,一般发生在汛期。

2、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分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岩溶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丁蜀、湖父等镇;岩溶地面塌陷区域主要在丁蜀镇查林村。

二、防治重点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关于2011年降水的初步预测,预计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为汛期69月份,特别是主汛期78月份;地质灾害防治仍以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为主,连续降雨、极端气候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为主要诱因。

(一)重点防治地区(见附件2

1、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我市南部低山居民区是滑坡、崩塌的重点防治地区,傍坡以及切坡而建的居民住房区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2、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为原煤矿采空区以及地下水超量开采的岩溶发育区。

(二)主要隐患点

2011年,全市共确定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防治重点,受威胁人数约87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地质灾害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各地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防治责任,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防灾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宜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根据预案中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结合人事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能高效有序地开展好抢险救灾工作。

(三)落实群测群防措施。群测群防是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关键。汛前,各有关镇要结合重点防治区的排查情况以及《宜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成果,建立完善隐患点的群测群防体系,编制好每个隐患点的防灾应急预案(见附件3),明确具体责任人和监测人,落实好各项防灾措施,确保隐患点的变形动态能及时被捕捉,从而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预警、避险,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四)加强防治制度建设。各有关镇要加强汛期巡查、值班以及汛后复查等制度建设,切实做好重点防治区和人口密集部位的巡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市国土资源局要严格按照速报制度的要求,将我市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灾情和预报情况等如实报告市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市国土资源局汛期值班电话为:87920571(白天),87920365(夜间)。

(五)提高公众识灾防灾意识。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新闻单位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科普画廊、新闻媒体等文化宣传阵地,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各有关镇(街道)要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的发放,把涉及识灾、防灾、避险内容的明白卡发放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受威胁群众手中,提高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识灾、报灾和防灾能力,发动群众投身到地灾防治工作中去。

(六)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根据省、无锡市有关文件精神,2011年,我市将制定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方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专业机构在综合分析我市天气实况、地灾特点以及监测数据等情况的基础上制作,并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

(七)遏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管理,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着力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经评估应当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项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未认真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或未认真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而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进行严肃查处。

附:1、宜兴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2、宜兴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3、乡镇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略)


宜兴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威胁对象

太华襄阳滑坡

滑坡

该滑坡体正下方是9户居民住宅、乡间公路和小溪,受威胁人数28人。

湖父邵家段斜坡

滑坡

坡脚为8户居民住宅,受威胁人数23人。

茗岭牛山滑坡

滑坡

该滑坡体下方(1 2)即为4户居民住宅,受威胁人数13人。

太华三儒里危岩

崩塌

坡体下缘分布有4户居民住宅,约13人。坡体与坡脚居民住宅的高差不大,距离较近。

丁蜀黄龙山陶土矿采空区

地面塌陷

存在较大隐患,周围正在新建居民住房,建议在进行开发时一定要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

丁蜀川埠煤矿采空区

地面塌陷

采空区上方有部分居民住宅,威胁到居民人身安全。

东白泥场煤矿采空

地面塌陷

已经有整体沉降,对宁杭高速公路存在危害,采空区上方的房屋有可能变形。

丁蜀镇查林隐伏岩溶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

该隐伏岩溶块段上部为农田及陶都变电所等厂房,塌陷将对道路、高压线基座产生危害,该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将超过10人。

湖父至浙江战备公路竹海段

滑坡

该路段路面存在多处较长裂缝,高低不平,影响过往车辆、行人安全。

宜兴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

涉及行政区

防治区环境

编号

名称

面积

(km2)

Z1

高塍镇小张墅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2

宜兴市高塍镇

冲湖积平原,煤层较发育,赋存于龙潭组地层中,顶板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因煤层开采,形成采空区,埋深为250m380m,目前已闭坑,但未采取防塌措施,存在地面塌陷隐患

Z2

张渚镇老虎山滑崩及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11.2

宜兴市张渚镇

低山丘陵区山高坡陡,岩溶较发育,沟谷地带有厚度不等松散层。园田煤矿一带为山前平原,煤层发育,因开采形成采空区,埋深150m240m,虽已闭坑,但未采取何防塌措施,存在地面塌陷隐患

Z3

太华镇砺山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0.8

宜兴市太华镇

山前平原,煤层较发育,赋存龙潭组地层,顶板岩性为砂岩、灰岩。因煤层开采,形成采空区,埋深为8m150m,虽已闭坑,未采取防塌措施,存在塌陷隐患

Z4

太华镇滑崩灾害重点防治区

30.9

宜兴市太华镇

低山丘陵,山高坡陡,沟谷发育,斜坡岩性为砂岩,部分为顺向坡,基岩之上松散残坡积层厚度大,村民建房切坡现象非常普遍

Z5

丁蜀镇查林岩溶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1.2

宜兴市丁蜀镇

山前岗地和冲、湖积平原,隐伏岩溶发育,岩性为中厚层石灰岩,溶洞发育,上覆松散层厚7-16m。已发生岩溶塌陷灾害

Z6

丁蜀镇川埠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1.3

宜兴市丁蜀镇

山前平原,煤层较发育,赋存龙潭组地层中,已形成采空区,顶板埋深分别为170m340m480m。虽已闭坑,未采取防塌措施,已发生塌陷灾害

Z7

丁蜀镇黄龙山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0.8

宜兴市丁蜀镇

低山,陶土发育,赋存于泥盆系砂岩中。因开采形成采空区,顶板埋深分别为7m36m63m。虽已闭坑,但未采取任何回填防塌措施,已发生地面塌陷灾害

Z8

宜兴市丁蜀镇任墅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0.7

宜兴市丁蜀镇

山前平原,煤层较发育,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砂砂岩。已形成采空区,顶板埋深分别为48m200m。目前已闭坑,但未采取任何回填防塌措施,已发生地面沉陷灾害,最大下沉速度曾达7.14mm/d

9

湖父镇金山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0.7

宜兴市湖父镇

低山丘陵和谷地,煤层发育,赋存龙潭组地层中,顶板岩性为泥岩、砂砂岩。分布有采空区,埋深分别为10m75m。已闭坑,未采取任何防塌措施,已发生塌陷灾害

10

湖父镇九里山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0.6

宜兴市湖父镇

山前平原,煤层较发育,分布采空区,埋深为50m100m150m200m。闭坑,未采取防塌措施,已发生塌陷灾害

Z11

湖父镇邵东滑崩灾害重点防治区

2.3

宜兴市湖父镇

低山丘陵,山高坡陡,沟谷发育,岩性主要为砂岩,部分为顺向坡,基岩之上松散残坡积层厚度大,建房切坡现象普遍

Z12

丁蜀镇白泥山、白泥场采空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

6.3

宜兴市丁蜀镇

低山或山前平原,分布有采空区,白泥场一带埋深分别为550m800m,已闭坑,未采取防塌措施,已发生塌陷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