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宜政办发[2011]137号 |
制发机关 | 宜兴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2-08-23 |
文件类别 | 意见 |
文件状态 | 执行中 |
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 我市农村气象灾害多,防灾力量弱,防灾减灾任务日益艰巨。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我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切实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三农”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会议精神,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为核心,积极构建“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二、工作目标 用3年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市,组织机构、精细预报、自动观测、气象服务站到镇、街道,应急预案、风险调查、科普宣传、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灾情收集到人,全面提升农村接收和应用气象信息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三、主要任务 1、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全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气象部门具体承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镇(街道、园区)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有气象信息员。市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应急办、农林、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镇(街道、园区)要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气息信息服务站要做到有场所、有装备、有人员、有活动、有管理、有机制。镇农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农业助理担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日常工作,各行政村村主任为本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要清楚村中危险点和危险户所在,要明确一名村干部担任气象信息员。形成防御规划到市,组织机构、灾情预报预警、自动气象观测、气象专项服务到镇,应急预案、风险调查评估、科普宣传、气象信息员到村,灾害防御责任、灾情收集上报到人的气象防灾体系。 2、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发布空间分辨率到乡镇的预报、预警产品。构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适当增加自动气象站监测密度,每个镇至少建设1套以上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网络化。在暴雨、地质灾害多发地加密建设四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可能引发山洪、山体滑坡等灾害的暴雨自动监测和报警。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 3、建设覆盖面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在市政府领导下,由气象部门具体承办,建立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工具和机制,利用电视台、气象网站、电子显示屏、96121、手机短信、气象微博等多种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信息员的预警信息传递工具和机制。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能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对讲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村民传递气象预警信息。 4、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气象局负责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指导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指导农民科学防灾减灾;定期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检查、考核内容。各镇(街办、园区)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纳入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财务投入渠道中。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选配好工作骨干具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每年组织开展针对气象信息员的集中轮训。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气象局要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镇、街道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统筹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寻求相关部门对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3、部门配合。市农林、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配合,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全市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合力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港澳台宝典大全办公室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