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 014046317/2019-05343 | 生成日期 | 2019-10-09 | 公开日期 | 2019-10-0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 | 统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规划,统计,指标,经济,管理 | 分类词 | 计划,经济管理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2018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迎难而上,合力攻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外开放不断突破,城乡面貌持续优化,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2018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迎难而上,合力攻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外开放不断突破,城乡面貌持续优化,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强富美高”新宜兴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83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65万元,按年末汇率折算1.98万美元。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0.61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890.31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772.36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0:51.9:45.1,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新一轮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工业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排名中,宜兴均稳居前十位。
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4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2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845人,援助重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4人,扶持自主创业4481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
消费品价格涨幅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3,比上年上涨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上涨1.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8,比上年上涨1.8个百分点。
表1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单位:%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3 |
其中:食品烟酒 |
102.3 |
衣着 |
105.7 |
居住 |
101.2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3.5 |
交通和通信 |
102.5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2.5 |
医疗保健 |
101.2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1.9 |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3.39万亩,比上年减少0.93万亩,下降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76万亩,比上年减少0.61万亩,下降0.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58万亩,比上年减少1.31万亩,下降4.2%。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22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增长4.2%;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1.06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增长9.9%。
全年粮食总产量37.71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夏粮总产量12.56万吨,比上年增长15.0%;秋粮总产量25.15万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总产量3309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油菜籽2554吨,比上年下降6.6%;茶叶总产量6186吨,比上年增长2.6%;水果总产量2.66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干果产量2314吨,比上年下降17.3%。
全年造林面积0.15万亩,比上年减少0.1万亩,下降38.7%;自“263”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退养关停养猪场1千多户(其中畜禽规模场近80户),退养生猪10多万头。全年猪肉产量8695吨,比上年下降41.8%;禽肉产量3696吨,比上年下降43.0%;猪年末存栏数3.96万头,比上年下降55.4%;肉猪出栏数10.88万头,比上年下降45.4%。全年水产品产量8.18万吨,比上年下降10.8%。
表2 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减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377106 |
5.3 |
油料 |
3309 |
4.0 |
#油菜籽 |
2554 |
-6.6 |
茶叶 |
6186 |
2.6 |
水果 |
26553 |
11.6 |
干果 |
2314 |
-17.3 |
猪肉 |
8695 |
-41.8 |
禽肉 |
3696 |
-43.0 |
水产品 |
81761 |
-10.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62.1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市9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9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利润总额1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实现增加值489.57亿元,可比价增长9.5%。全市规上工业主导行业实现产值2373.31亿元,增长19.4%,占规上工业比重80.4%。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03家,比上年增加60家,其中,超10亿元的48家,超100亿元的2家。
表3 2018年规上工业主导行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值累计(亿元) |
占比(%) |
比上年增减(±%) |
|
规上工业合计 |
2951.53 |
100.0 |
16.2 |
六大行业合计 |
2373.31 |
80.4 |
19.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 |
907.13 |
30.7 |
17.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铜加工) |
696.65 |
23.6 |
18.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工) |
357.90 |
12.1 |
29.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陶瓷、水泥) |
166.11 |
5.6 |
16.5 |
专用设备制造业(环保、机械) |
149.31 |
5.1 |
18.8 |
金属制品业(钢构、消防) |
96.21 |
3.3 |
21.7 |
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耗513.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产值能耗0.17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2.1%。六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耗461.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规模工业总能耗的89.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63.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2%。全年共荣获国家“鲁班奖”6项,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3项,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三星级”工地1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1%。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基本无投资;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1%。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4.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1.4%,房屋施工面积595.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5.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房屋竣工面积105.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5.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0.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0%;商品房销售额14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住宅销售额1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64亿元,比上年增长8.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0.93亿元,比上年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基本持平;粮油、食品类增长3.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6%;日用品类下降16.9%;饮料类增长2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4%。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新增外资项目48个,其中新设项目29个,增资转股项目19个。新设项目增加协议注册外资5.73亿美元,增资转股项目增加协议注册外资3.52亿美元。全年实现到位注册外资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新设制造业项目13个,累计新增协议注册外资3.34亿美元,制造业到位外资4.04亿美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位注册外资4.39亿美元,占到位外资总量91.7%。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出口总额完成34.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进口总额完成8.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86.1%。其中出口总额31.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占全部进出口总额13.7%。其中出口3.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1%。
全年完成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额14.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执行金额12.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0.1亿美元、执行金额9.3亿美元,分别增长11.1%和5.6%。
全年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8个,非贸易项目4个,贸易项目4个。中方投资额累计2.01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涉及LCD电子材料的制造、生产、零售及批发、有色金属贸易、商业贸易、通信技术咨询服务和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等业务。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
宜马快速通道正式开工,丁蜀通用机场获批立项,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高速扩建等工程前期进展顺利,锡宜一体化进程加快。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主体完工,宜长、常宜高速全线开工,对外大通道不断拓展。陶都路、宜浦路拓宽改造基本完成,巷头路等提升改造有序实施,城区路网体系更为优化。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150公里镇村道路、25座农村桥梁改造实施到位。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8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614公里,均与上年持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027万吨,增长2.4%;货运周转量32.57亿吨公里,增长2.4%。完成公路客运量7232万人次,增长2.7%;公路客运周转量99961万人公里,增长7.8%。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电信业务总收入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互联网用户89.21万户,比上年增长63.2%。全市固定普通话机用户28.2万户,比上年减少1.55万户,下降5.2%。移动电话159.43万部,比上年增加4.03万部,增长2.6%。公用电话0.54万部,下降27.0%。
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A级旅游景区“双创”工作,宜兴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龙头带动作用更为彰显。西渚云湖茶禅小镇入选省第二批旅游风情小镇,官林超导新材小镇入选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张渚镇南门村等8个村入选无锡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776.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过夜旅游者11.1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5%。旅游总收入达27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国际旅游收入0.28亿元,比上年下降9.7%。年末全市星级宾馆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3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7家,旅行社营业收入0.83亿元,比上年下降4.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加上各类其他收入,全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76.04亿元;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176.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保持平衡。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102.97亿元,比年初增长6.1%;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592.01亿元,比年初增长4.3%。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1093.45亿元,比年初增长8.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54.77亿元,比年初增长6.9%。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302.48亿元,比年初增长11.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289.52亿元,比年初增长2.8%。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财产险收入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6.3%;人寿险收入4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寿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11.17亿元,比上年下降3.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3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增长4.0%。其中高级职称0.75万人、中级职称2.97万人、初级职称8.71万人,分别增长5.2%、3.8%和4.0%。
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5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1项、宜兴市级78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总量7198件,增长19.2%,累计专利申请总量60507件,增长13.5%;当年专利授权总量3830件,增长7.1%,累计专利授权总量35833件,增长1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44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14%,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1%。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组织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140项。
全市有普通高中8所,全年招生4750人,在校学生13540人;普通初中34所,全年招生9457人,在校学生28352人;小学56所,全年招生12283人,在校学生63691人;幼儿园96所,全年入园幼儿12027人,在园幼儿33035人。中等技术学校2所,全年招生2189人,在校学生712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37人,在校学生270人。全市4418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3136人,本科录取率71.0%。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民族宗教
年末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馆)19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8.6万册;电影放映单位15个,放映场次13.99万次,票房收入8053万元。市档案馆、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姜昆笑剧场启动建设。市文化中心到馆170万人次。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40个,编制床位数592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049人,其中执业医师3287人,执业助理医师398人,注册护士4282人。市精神卫生中心、红十字会血站、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启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桩基工程。
全市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17个、游泳池52个。全年举办群众活动和赛事48次,其中市级及以上19次,县(市)级29次,参加竞赛活动人数达1.54万人次。在各种赛事中共获得国内外奖牌31枚,其中金牌28枚。宜兴国际马拉松、宜兴首届国际无人机竞速大师赛、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越野行走世界杯等高水平赛事成功举办。全年体育彩票销售8.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8%。
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宗教团体和场所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年末有宗教活动场所62处,共有教职人员147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8.13万人,比上年下降0.18%。其中城镇人口61.84万人。年末总户数37.4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9人。全年出生人口8508人,出生率为7.86‰;死亡人口8987人,死亡率为8.30‰。人口自然增长率-0.4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6%。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17元,比上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91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0元,比上年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51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19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32元,增长7.0%。
年末全市36.1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4%;2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4.3%;49.46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1.5%;54.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比上年下降1.3%。
拥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8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85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8亿元。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5221.6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673.09万元,定向捐款2312.57万元,企业认捐到帐1225.83万元。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学生7.03万人次,救助支出3865.18万元。“阳光扶贫”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十二、环境、安全生产和平安宜兴建设
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高效完成78项年度重点治太工程,积极落实各项应急防控举措,连续11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31条重点河道整治全覆盖,33条黑臭河道展现新面貌,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占比近70%。完成年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刚性执行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环境经济政策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河长制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河道“一河一策”有序实施,精准治理、联动治理模式日趋成熟。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专委会职责,深入开展执法提升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
平安宜兴建设向纵深化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智慧警务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违法犯罪警情稳中有降。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货运量数据中含铁路货运量。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社会保障数据、各类技术人员数据来自人社局;建筑业创优获奖数据来自建设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公路、水路交通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电信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各通信公司;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金融协会;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数据来自文广新局;卫生数据来自卫计委;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宗教数据来自民宗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环保数据来自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监局;平安宜兴数据来自公安局(数据来源部门为宜兴市机构改革前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