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0850 | 生成日期 | 2022-02-28 | 公开日期 | 2022-02-28 |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科学技术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科技、教育 | 主题(二) | 科技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统计,科学,技术,科研 | 分类词 | 计划,科技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21年,市科技局坚持以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和“环太湖科创圈创新之城”为总体目标,立足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与产业强市建设深入融合、齐头并进,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 |
2021年,市科技局坚持以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和“环太湖科创圈创新之城”为总体目标,立足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与产业强市建设深入融合、齐头并进,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
(一)服务中心工作坚定有力。牵头编制《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宜兴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未来五年科创带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我市“打造中心城 奋进新征程”提供了科创新蓝图。研究起草《关于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培育创新驱动新主体、建设科创发展新平台等6个方面提出了18条政策意见。加速推进省农高区创建,目前已完成《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协助编制《宜兴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聚力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形成更多宜兴经验。
(二)生命健康产业起步成势。牵头编制《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成功举办生命健康领域在外乡贤新春座谈会、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开园仪式等活动,主动拜访张旭、王磊、宋为群等重要乡贤,着力推动食用蔬菜核酸药物、上海励成特医食品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目前阿斯利康投资宜兴的“四个一”项目推进迅速:一个创新园即“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已于10月18日正式开园;一个大学即“阿斯利康赋能基地”的实体运营公司已正常营业;一个项目即“互联网医药批发公司”已落地开发区,争取年底前拿到许可证;一个基金即“阿斯利康中金医疗基金”于4月24日完成签约。截至目前,累计招引洽谈生命健康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三)科创企业培育持续发力。抓实科创企业认定,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等业务开展集中培训近40场次,全年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1305家企业,位列无锡大市第二;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家,同比增长8.46%,累计达692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22家(无锡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新增无锡三类企业入库企业255家(雏鹰140家、瞪羚114家、准独角兽1家);1—10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0.51%,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抓强企业研发投入,举办宜兴市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提高班、基础班专场活动,实现规上企业培训全覆盖,1—10月,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填报研发投入达63.25亿元,同比增长40.13%,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7%(无锡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抓细技术合同登记,高频次、多层次开展集中培训交流、重点企业现场办公,1—10月,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1.21亿元,预计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25%(无锡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抓优科技项目申报,卓易科技、可奈力机械、锐成机械3家企业成功立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省级资金支持3400万元,立项数创近五年新高;广泛征集省科技厅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技术研发需求项目17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1项。
(四)平台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强化科技载体建设,开发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聂俊教授团队共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已实质化运作,开发区与江南大学陈坚团队共建的宜兴食品生物技术科创中心正式签约,宜兴国际环保城创客工场获批省级众创空间,陶誉申报的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已进入评审。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科创载体23个、总投资100.83亿元、总面积217.92万平方米(其中被上级列入统计的面积115.93万平方米);在建科创载体16个、总面积39.34万平方米,拟建科创载体13个。强化研发机构建设,新增江苏省、宜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为8家、9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获评优秀机构达20家、获优数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出台《宜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科园)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的工作规则》等文件,通过风险辨识评估、事故隐患排查、制定风险管控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五)政产学研合作全面深化。加快产学研合作,策划举办“智汇陶都 才荟兴宜”2021“专家教授宜兴行”、南京工程学院—港澳台宝典大全校地深化合作签约仪式等多场科技人才对接活动,市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等4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51只校地校企项目成功签约、5个载体平台项目顺利落户。加快科技人才引育,新增省“双创计划”创新创业人才6人、省“科技副总”21人,新增“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3个、同比增长28%(无锡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市政府与天津大学签订关于未来技术的合作协议。卓易科技的谢乾获评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个人。加快国际合作,帝科电子、博砚电子、西工维新、菲力环保4家企业成功立项省引智计划项目,博砚电子成功入选无锡友谊奖,1—10月,办理来华工作许可证事项40余次。加快科技招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意见》,1—10月,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900余家。
(六)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优化。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坚持以宜兴科创带建设为引领,承办召开宜兴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暨“双招双引”大会、全市科技创新暨科技招商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重点科创会议,研究起草《宜兴市科创载体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批专项政策。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开展政策宣讲、平台路演等活动,1—10月,我市科技放贷达11.38亿元,同比增长27.29%。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力度,广泛开展业务宣讲、现场指导等活动,开展“深入基层改进服务推动落实大调研”、“我为群众办实事”暨“走基层 访百企”等活动,汇总凝练建议意见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