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4期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度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3-12-27 15:00:27   [        ]     
文号 宜政办发〔2023〕27号
制发机关 港澳台宝典大全
成文日期 2023-12-27
文件类别 通知
文件状态 正在执行

各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办),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23年度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对照执行。

                             

  港澳台宝典大全办公室

  2023年7月20日

  2023年度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字时代宜兴发展新优势,按照《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兴市推动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宜兴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特制定2023年度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

  一、建设目标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宜兴,以数字化改革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构建数字时代宜兴发展新优势。到2023年底,数据服务、数据治理、数据决策、数据创新取得新进展,数字政府水平稳步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数字社会建设亮点频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总体原则

  1.统一规划,深度整合。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原则,以数据共融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为重点,推动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深度整合。

  2.需求牵引,应用为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市民生活、企业生产经营、政府服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切实增强信息化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支撑、引领、带动效用。

  3.夯实基础,保障安全。以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应用规范与技术标准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开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准确把握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4.以人为本,惠企便民。以解决城市治理难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鼓励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5.革新模式,长效运营。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活力。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提升市民体验和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夯实数字城市建设基础

  1.提升云、网、端统一设施能力。全面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机房,开展政务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构建充足完备的网络安全及带宽保障体系,实现全网设备、终端流量统一管控,各单位、各类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多维感知前端点位治理工作,形成一套点位户籍化标准,一套二维码管理手段,一套基础户籍化台账,一套后期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感知设备全市联网共享。扩大市政府电子政务网无线覆盖范围。

  2.畅通数据资源循环。在已有的数据治理平台基础上继续拓展系统深化应用建设,为部门提供数据汇聚与整合加工、数据管理服务、数据归档、数据共享交换、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功能服务。推动人社、医保、交通等领域上级数据回流工作,完善本地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建设,推动“数据回家”。构建权威、统一的地址标准规范,推动统一地址库和地址资源库建设,实现地址数据融合归一,实施常态化、闭环式运营。

  3.推动数字底座能力提升。提升城市数字底座、数字中枢、能力中台、数据中台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统一用户管理、时空数据引擎、视频交互引擎、视频分析、移动端统一应用、基层轻应用工具等能力建设。启动CIM基础平台建设,初步建立基于BIM技术应用的施工图智能审查系统,推动BIM技术在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内的应用。深化视联网平台建设,拓展视频网平台应用点位,实现部分省级会议线上连接,各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视频点调。

  4.深化信息安全保障。打造“一大脑多中心多平台”形态的数字安全大脑,实现“人员+数据+流程+工具”运营多项要素结合,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构建情报驱动的威胁感知平台,聚焦真实威胁,精准定位,自动化响应处置闭环,提高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水平,实现信息系统可管、可控、可视。探索统一的“安全资源池”建设,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二)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5.做强做优做大产业经济。深化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搭建智慧农业园区子平台,形成目录清晰、服务共享的涉农专题数据库,建设惠农服务、智慧监管、云图决策等重点应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工业数据专题库,加强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及分析,实现电线电缆、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分类分析。推进工业项目全过程管理,实现全市工业项目从项目签约、备案立项、审批建设、进度跟踪、协调服务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透明化、规范化管理。推动“智投宜兴”平台建设,对外展现宜兴的营商环境、资源要素和配套产业政策,为潜在项目客商、投资方提供图谱式、一站式投资服务,切实降低客商考察成本、提升选址效率、优化决策流程。建设能碳监管平台,增强能碳“双控”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助推用能企业节能减碳、降本增效。

  6.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政务。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搭建一网多端服务架构,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整体服务、创新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的能力,实现政务服务电子文件直接归档。推进“不动产集成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多方互联、只跑一次”的服务新机制,提升我市不动产登记及相关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政企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策服务“一网清”,充分整合市级涉企部门碎片化业务系统,实现涉企部门一站式办公,推动业务流程有效流转和协同办理。

  7.推动党政机关数字化运行。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功能,提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推动“数字编办”“数字财政”“数字人社”“数字审计”“数字档案”“智慧党校”“智慧医保”“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自然资源规划”建设,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党政机关主要领域、核心业务全方位数字化重塑。

  (三)推进精准化数字社会治理

  8.加速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着眼“高效处置一件事”能力建设,建立城市治理事件全覆盖的归集和分类分级标准,全面建立“五吹哨、五报到”指挥体系。建立各类事件处置标准流程,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推进城市治理要素标准化、数字化,实施一要素一档案,依托我市空间地理底图和各类图层信息,叠加“四标四实”各类城市运行管理要素数据,实现城市要素一图总览、一键查询。开展农田林地智慧防火、雨雪冰冻天气、社会治理智能监测等多跨场景应用创新专项行动。

  9.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享、协同联动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智慧城管”工程,推动城市管理运行监测、指挥协调、公众服务、决策分析一体化运行。推动公用事业智慧监管,建设城市污水的全要素物联感知体系,建立城镇污水、城区重点河道的监测管控。进一步提升“明厨亮灶”的监管水平,实现线上实时巡查监管及事故视频数据回放处置。建立“宜兴市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对药品安全的全面信息化和自动化监管。深化水利“一张图”建设,推动水利物联网全市覆盖,全面提升预警预报、防汛抗旱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公益损害”风险监督平台,扩大数字生态地图及危废监管范围,建成规范运行的“12345”行政刑事衔接模块,建设区块链“公益诉讼”存证中心。

  10.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应用。建设集道路交通监测、分析、决策、控制为一体的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深化数据行业应用、精细化智能化行业管控、强化对外公共服务,实现管控精细化、平台智能化、实战扁平化、指挥可视化、服务便捷化。

  11.全方位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提升多维融合平台实战能力,实现以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推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的对接联动,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进一步提升协同服务效能。构建重大活动安保可视化管控平台,实现安保指挥全警要素“一张图”。推动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实现与现有基站的联网及通信,提高警务通信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推进公安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监管场所羁押执行的技术保障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提高广大监管民警的综合素质,保持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提高在押人员改造质量。

  12.建设绿色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构建宜兴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通过建设一网(生态环境大数据物联网)、四平台(公共支撑平台、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生态环境业务一体化平台、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展示平台)、一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展示中心)来进行环境数据管理、污染溯源及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处置,形成“快速响应、信息共享、精准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精细化、业务协同化及决策智能化。

  (四)提供普惠美好数字服务

  13.打造自信繁荣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智慧文博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深化全域旅游建设,整合线上线下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游客游前、游中、游后体验。

  14.构建普惠便捷数字社会。深化宜兴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及应用建设,持续丰富平台内的教学资源,完善平台的资源服务、功能应用和教学管理能力,构建面向全体市民,集学习工具、微课堂、学习资源于一体的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发展数字健康,加快医共体建设,推动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升级,推动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报告、医院血液等医疗信息共享,提高就诊效率。搭建市级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统筹政府部门及市场机构的各类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推进社区养老信息化,形成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体系。打造阳光物业服务管理平台,推动业主自治与专业物业服务有机结合,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宜兴市城市生活综合服务平台“看宜兴”的升级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保障建设资金

  根据所有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方案成熟度,优先保障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对市级基础性、支撑性信息系统和多部门共性需求信息化项目原则上由市统一建设,以确保设施共用,标准统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通过多级联建的方式节约资金投入。按照市属国企的定位,支持大数据公司等专业企业投资建设全市的信息化项目,以拓宽项目的资金渠道。

  (二)规范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通过各相关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全市一盘棋管理项目的合力。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标准化、流程化、可控化。

  (三)强化考核监督

  完善宜兴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规则,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对项目绩效的监督评估和资金使用的审计,加强对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及应用成效的监督评估,促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由粗放型转为精细型。

  (四)加强宣传推广

  制定宜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推广计划,充分利用政务网站、新型社交媒介、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大力宣传“数字宜兴”建设成效,不断扩大示范效应。积极组织优秀项目参与各级各类申报评选,形成争先创优氛围。探索市、镇两级共建共享模式,鼓励各镇(园区、街道)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推进信息化项目,按照统一规划选取成熟项目先行建设,并向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