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4期
市政府关于印发《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3-12-27 14:10:40   [        ]     
文号 宜政发〔2023〕98号
制发机关 港澳台宝典大全
成文日期 2023-12-27
文件类别 通知
文件状态 正在执行

各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办),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各国有企业:

《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港澳台宝典大全

2023721

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简称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加快打造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成果丰硕、创新特色鲜明、创新引领作用强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高地,按照《科技部关于印发〈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农〔2018130号)、《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指引》(苏科区发〔2021163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基本情况

1、区域区位

宜兴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宜兴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三氿(西氿、团氿、东氿)相伴市区两侧。市域面积199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7.1万、常住人口128.7万,下辖13个镇、5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创下我省一个县级市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的最高纪录。

宜兴是长三角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东临上海180公里,西接南京150公里,南望杭州150公里,2小时经济圈覆盖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无锡等16个大中城市。宁杭高铁、新长铁路、宁杭高速、锡宜高速、芜申运河穿境而过,无锡丁蜀机场新近开航。随着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沪苏湖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宜兴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236.72亿元,人均GDP17.4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1.7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552.644.9,第二、三产业占到产业总值的97.5%。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加速壮大,电线电缆、环保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分别达1491亿元、311.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至941.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

——动力活力有效释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模拟审批、拿地即开工一业一证等举措助力审批提速,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有力打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到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为全国典型。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8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2%深耕上海效应显化,锡宜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关键突破。

——绿色本底愈发厚重。PM2.5年均浓度降至28.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5.2%。自然湿地保护率、林木覆盖率分别达62.5%31.3%。入选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宜居魅力日益彰显。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获评省生态园林城市。宁杭高铁宜兴站日开班次、日均旅客到发量均居线上同类城市首位,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更为完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农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分别达92.5%77%。创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27个,成为省内唯一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

——美好生活更有质感。坚持民生为本,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9215元和381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慈善捐助、深度救助、村民医疗互助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3、科技创新情况

——组织管理持续强化。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宜兴早在2006年便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宜兴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设科技工作办公室、人才工作办公室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其中科技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科技局。市科技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内设机构6个,机关行政编制16名;下属事业单位4个,事业编制26名。宜兴环科园、经开区均设立科技局,为正科级,内设机构3个;各镇、街道均设有科技管理部门,并专设科技助理岗位,基层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累计超100名。

——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聚焦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坚持和完善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实施陶都之光·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全国发布榜单征集揭榜方,搭建了谁能干就让谁干的赛场。聚焦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企业研发投入递增奖励机制,更大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深入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航计划,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推进重大科研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对参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经纪)人和企业均给予奖补。聚焦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成立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宜兴分中心,设立规模1亿元的专项人才基金和规模100亿元的宜兴新动能发展基金。聚焦激励创新宽容失败,设立陶都创新奖,建立创新尽职免责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创新政策精准发力。十三五以来,在认真执行上级各项科技政策的基础上,宜兴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技创新30)、《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技创新新6)、《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科技新政22)、《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简称人才新政30)等一批政策性文件,全力为我市科技创新创业打造最优环境、夯实制度保障。

——创新举措出新见效。聚焦产业创新发展,编制出台《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宜兴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相应组建工作专班。聚焦专项工作推进,制定出台《宜兴市创新型企业雁阵培育计划(2019—2022年)》《关于加强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意见》等专项工作计划。聚焦深化科技服务,大力开展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进企业、摸实情、优服务调研服务等活动,着力提升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承担国家级、省级、无锡市级项目123项,争取到上级科技经费3.8亿元;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中国专利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江苏专利奖2项。2021年,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4.4亿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2.33%;严格落实各项科技税收优惠政策,1260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57.21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5.62亿元,较2020年增长59.93%5.29%苏科贷锡科贷科技贷款首超20亿元,同比增长39.95%

尽管我市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宜兴在谋划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高新技术产业仍需加大力度,在做大做强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支撑高质量发展产业仍需加大力度,在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尤其是用好宜兴乡贤资源、推进乡贤返乡创业仍需加大力度,等等。对此,宜兴将紧扣创新型县(市)建设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改革措施、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符合宜兴实际、高质量、现代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创新优势与特色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创新发展,我市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方面持续探索、扎实推进,形成了具有宜兴特色的创新优势。

——具备较为扎实的创建优势。早在20091月,宜兴入选首批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200910月,宜兴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510月,正式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20168月,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发展六大战略,其中创新驱动列为核心战略。20217月,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打造五个之城主要目标,其中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创新之城作为首要任务、摆在首要位置,相继编制出台《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科创宜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宜兴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科技规划性文件,全力擘画宜兴科创新蓝图。20222月,我市升格成立宜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同步成立科创宜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列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重要议题,每年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工作不少于10次,从1996年起连续举办了27届宜兴市科技节(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科技节的举办不仅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和人才发展环境,更将影响力从市内扩散至全国,逐渐成为宜兴这座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象征。

——备较为雄厚的产业优势。多年来,宜兴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004.8亿元,同比增长12.4%。拥有环保装备、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环保、工业陶瓷等5个省级科技产业园;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备较为完备的载体优势。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三大园区为支撑,宜兴构建了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全市建有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5家,已建科创飞地6家、在建3家,已建科创载体32个、在建13个,建有中荷、中芬、中非、中柬等13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武汉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宜兴分中心等5家高校技术成果转移机构,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检测检验平台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加速器3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0家(国家级1家、省级147家、无锡市级143家)。江南大学东氿校区建成启用,实现宜兴高等教育新突破。

宜兴市已建科创飞地载体简介

序号

飞地名称

设立

城市

投运

时间

已建面积(m2

     

1

华氏医药宜兴药谷联合实验室

北京

2022.9

2000

实验室位于北京亦庄,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高端制剂和复杂制剂的CDMO的产业为主。由华氏医药集团与宜兴环科园药谷通过资源互补合作,依托企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实验室资源,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平台,为宜兴药谷持续导入优质科创、产业资源。目前在研项目10项。

2

宜兴环科园北京科创孵化器北京投资服务中心

北京

2022.9

1540

中心位于北京市CBD商务区,建筑面积约1539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载体由江苏中宜环科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以宜兴环科园产业发展需求及重点布局(“3+2+N”产业定位)的产业为主,可容纳20个以上的科创团队入驻。截止到目前,储备128个项目信息,深入对接50个科创项目,拟入孵引入宜兴环科园注册项目10项。

3

宜兴环科园上海科创孵化器

上海

2021.12

1500

孵化器由宜兴环科园建设,上海司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恒南路688弄,总面积1500平方米。以生物制药等产业人才和前沿科技的引进为导向,通过异地孵化模式来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招商引资、研发服务、引领示范、窗口宣传等功能。

4

宜兴环科园创城汇(深圳)科创中心

深圳

2022.10

750

中心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建筑面积750平方。载体由创成汇运营,以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产业为主,可容纳10余家企业(项目)入驻。通过发挥平台资源优势, 深入以赛引才、以赛引企、以赛招商合作 ,积极引进更多人才项目、招商项目。目前已招引项目近15项。

5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孵化器)

深圳

2021.10

1000

孵化器位于深圳,建筑面积1000平方(租赁),拟投资1000万元,其中场地租赁费用200万元/年。孵化器拟一带一路(深圳)中心、国合基地、华浩淼研究院合资共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组建合资公司市场化运营,致力于绿色技术创新研发、绿色产品推广应用,实现技术向产品的转变、产品向产业的转变,促进产业可持性高质量发展。可容纳20家企业(项目)入驻。

6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日本东京离岸孵化器

日本东京

2021.12

200

离岸孵化器由江苏省发改委、省商务厅批准建设,位于日本东京。国合绿色技术研究院株式会社负责运营国合基地在日离岸孵化器,为中国首家入驻东京都T-BISC创新中心(机械振兴会馆)的中国专业孵化器平台。目前已提供项目技术信息58项,引进对接技术(项目)20个(项)。

 

宜兴市国家级科创平台汇总表

序号

 

 

1

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

3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

4

环保磷系阻燃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

工程实验室

5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6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7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8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博士后工作站

9

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

博士后工作站

10

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1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2

江苏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3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4

江苏共昌轧辊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5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6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17

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宜兴市省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汇总表

序号

 

载体性质

 

1

宜兴环保黑马营

众创空间

国家级

2

麦客加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

国家级

3

陶誉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

国家级

4

壶乐汇创客空间

众创空间

 

5

久力缘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

 

6

卓易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

 

7

环保城创客工场

众创空间

 

8

宜兴创业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孵化器

国家级

9

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

孵化器

国家级

10

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孵化器

国家级

11

宜兴高塍环保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孵化器

 

12

宜兴新材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孵化器

 

13

宜兴智能制造产业园

加速器

 

14

宜兴科技企业加速器

加速器

 

15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

加速器

 

16

宜兴微生物菌剂星创天地

星创天地

国家级

17

宜兴市杨巷镇稻米星创天地

星创天地

 

 

——具备较为强劲的企业优势。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着力构建以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为重点,科技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上市企业为着力点的创新型企业雁阵。拥有各类企业6.8万家,其中中国企业5002家、中国民营企业5006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5家、中国服务业企业5001家,数量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124家、高新技术企业761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无锡市瞪羚入库企业427家、无锡市准独角兽入库企业22家,增速位列无锡大市前列;拥有上市公司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在创新型企业支撑引领下,2021年全社会R&D支出达66.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1%

——具备较为充足的人才优势。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构建陶都英才新政4.0”为龙头的“1+×”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链。截至2022年,全市人才总量达38.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9万人、海归留学人才1833人、高技能人才7.6万人;建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2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家、省级以上研究生工作站79家,引进外国院士11人;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6家、乡贤工作联络站5个;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3人、省双创团队9个、双创人才72人。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4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开展陶都名企高校行专家教授宜兴行大规模政产学研活动达20余场(次),目前我市95%以上的规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实现了紧密联姻。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居江苏省县级市第六。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宜兴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建设创新型县(市)必须科学研判宜兴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主动顺应新规律、新趋势,坚持把创新作为宜兴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力构建一条从科技强、人才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加快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放眼全球,以竞合为核心的创新之战将成为常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深刻改变人类社会形态和产业发展范式,加快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但也面临着受发达经济体群体遏制的局面,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经贸摩擦,到技术领域硬脱钩和关键产业技术硬断裂,带动国际环境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我国发展路径进入系统转型期。宜兴既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冲击,也面临着世界格局变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

立足国内,以创新要素为核心的博弈之争正愈演愈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必将加快中心城市向都市圈、城市群、大湾区等方向发展,必将加速国际市场竞争向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作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国内城市竞相聚合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加快融入中心城市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破解资源和空间瓶颈制约,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宜兴必须要以强烈的紧迫意识加快推动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实现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上领跑。

着眼区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成为无锡头号工程,加快推进国际化、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上升为宜兴未来发展重大战略,为宜兴高位承接国家战略溢出效应提供新机遇;全球制造业回流和新冠病毒疫情等不确定性叠加,加速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产业链重组,为宜兴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提供了新机遇。宜兴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协同推进四个面向战略布局,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紧扣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奋力走在率先实现现代化最前列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根本遵循,以全面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为基本保障,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营造创新氛围最佳、创新效率最高、枢纽功能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县域创新生态体系,奋力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为打造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县域典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宜兴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特色引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托宜兴独特的人文、生态、区位特色优势,着力构筑科产城人融合产业生态,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县(市);立足科技赋能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高端攀升,高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宜兴发展的坚实基础。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推动创新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评价主体和应用主体。

——持人才引领、靶向引才。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特征,充分深耕乡贤资源富矿,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使用机制,扎实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提升人才资源配置水平,以人才资源优势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紧扣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定位,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环太湖科创圈、宁杭生态经济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打造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区域国际化创新节点。

——坚持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科技职能转变,强化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将管理重点转向完善创新规划、加大政策供给、优化创新布局、加强监督管理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创新型县(市)总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宜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若干产业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率先在国内打造以创新驱动内涵增长引领产业跨越发展为主要特征、具有宜兴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建成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县域典范城市。主要目标为:

——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驱动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得到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效持续凸显。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创新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到2025年,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13.66亿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达380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9.05亿元,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数达275人,本级政府支持科技金融经费支出累计达249亿元。

——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2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达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达95%,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达364个,企业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达20项、9000万元。

——创新环境氛围不断优化。到2025年,创新密集区数达45个,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究开发机构数达400个,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68.15亿元,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获得的税收减免额达7.8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达6.72亿元,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达2200万元,科技镇长团、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人数达179人。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件,万元GDP综合能耗达下降15.3%,新注册企业数达95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1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600元。

——新特色发展更加显著。到2025年,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发展强劲、支撑有力,陶都科技新城、培源科学城等科技新城空间初具形态、要素集聚强劲,地区生产总值达2700亿元,人才资源总量达43万人,与宜兴市政府全面合作高校院所数达46家,重大科创平台达50家,三年累计新增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00人,三年累计新增科创载体面积250万平方米,新能源产业规模达550亿元,环保装备、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产值总规模达3600亿元以上,培育争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以上,境内外上市企业数达43家。

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年度目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2022

基准值

2023

2024

2025

创新

投入

1.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2.33

4

5

7

2.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人/万人)

286

2021年)

300

340

380

3.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万元)

667900

2021年)

777800

832300

890500

企业

创新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1.96

2021年)

2.1

2.15

2.20

5.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761

850

950

1050

6.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2124

2400

2500

2700

创新

环境

7.创新密集区数(个)

19

30

38

45

8.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究开发机构数(个)

356

370

385

400

9.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万元)

572100

2021年)

606500

643000

681500

10.县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数(人)

50

70

80

92

11.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万元)

1050

2021年)

1500

1800

2200

创新

绩效

12.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31.1

2021年)

50

55

65

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32.58

35

37.5

40

14.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348

2021年)

0.33

0.324

0.314

15.当年新注册企业数(个)

8403

2021年)

8500

9000

9500

特色

指标

16.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236.72

2400

2550

2700

17.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38.5

39.5

40

43

18.与宜兴市政府全面合作高校院所数(家)

40

42

44

46

19.重大科创平台(家)

10

20

35

50

20.当年新增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

100

150

200

250

21.当年新增科创载体面积(万平方米)

40

60

90

100

22.新能源产业规模(亿元)

400

450

500

550

23.环保装备、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产值总规模(亿元)

2490

3010

3300

3620

24.培育争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个)

3

/

/

4

25.境内外上市企业数(家)

33

35

38

43

 

宜兴市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年度目标

一级

指标

指标名称

2022

基准值

2023

2024

2025

组织

领导

1.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近三年本级党委出台完善科技创新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的文件(个)

14

15

18

20

2.近三年本级政府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引领性政策文件(个)

15

16

18

20

3.本级年度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科技创新指标数及权重(项、%

6/14.5

7/15

8/17

8/18

4.本级科技管理部门行政、事业编制职数(个)

104

106

108

110

创新

投入

5.近三年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万元)

44002

75080

95720

136680

6.近三年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2.33

4

5

7

7.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人/万人)

286

2021年)

300

340

380

8.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数(人)

185

215

245

275

9.近三年本级政府支持科技金融经费支出(万元)

1591300

1890000

2190000

2490000

企业

创新

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值(%

1.96

2021年)

2.1

2.15

2.2

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

11.98

2021年)

12.5

13

13.5

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

65

85

90

95

13.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个)

334

344

354

364

14.企业近三年承担的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项、万元)

19/9520

15/5000

18/7000

20/9000

创新

环境

15.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数(个)

49

60

70

80

16.研发机构及研发人员数(个、人)

7/498

8/510

9/550

10/620

17.创新密集区数(个)

19

30

38

45

18.科技镇长团、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人数(人)

124

139

159

179

19.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获得的税收减免额(万元)

67210

2021年)

70650

74300

78150

20.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万元)

56200

2021年)

59600

63200

67200

创新

绩效

21.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761

850

950

1050

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40.92

41.2

41.6

42

23.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31.1

2021年)

50

55

65

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32.58

35

37.5

40

25.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万元)

909400

950000

980000

1000000

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8401

61321

64387

67606

27.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

3.98

完成无锡目标任务

完成无锡目标任务

较十三五末降低15.3%

特色

指标

28.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236.72

2400

2550

2700

29.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38.5

39.5

40

43

30.与宜兴市政府全面合作高校院所数(家)

40

42

44

46

31.重大科创平台(家)

10

20

35

50

32.当年新增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

100

150

200

250

33.当年新增科创载体面积(万平方米)

40

60

90

100

34.新能源产业规模(亿元)

400

450

500

550

35.环保装备、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产值总规模(亿元)

2490

3010

3300

3620

36.培育争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个)

3

/

/

4

37.境内外上市企业数(家)

33

35

38

43

 

三、建设定位

——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中心节点城市。紧抓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契机,发挥宜兴处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地理中心区位优势,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宜兴在长三角创新链和产业链中的势能,打造支撑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中心节点城市。

——打造环太湖科创圈科技创新标杆城市。集聚高端人才、创新载体、科创项目等要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引育一批发展前景巨大的科技标杆企业,推动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赛道,推动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宜兴成为太湖湾科创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阵地。

——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枢纽城市。践行两山理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集聚绿色科技创新成果,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努力建成具有宜兴特色、支撑跨越赶超、助力无锡发展的绿色产业创新枢纽。

四、建设任务

宜兴市在建设创新型(县)市过程中,将紧紧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大力实施科技招商扩能行动、科创载体攻坚行动、科技合作共赢行动、科创企业倍增行动、科创人才荟宜行动、科技创新惠民行动、产业强市攀高行动、创新政策强基行动、体制机制创优行动,通过九个行动保障创新型(县)市创建目标的实现。

(一)实施科技招商扩能行动,推动创新创业要素集聚

一是全面优化科技招商机制。建立健全市科技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形成由科技、人才、金融等多部门和各板块融合的科技招商工作架构。强化各板块科技招商专业化机构组建,重点板块和相关国企探索成立市属国企科技招商中心公司,其他板块和国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科技招商运行实体或部门,开展专业化、专职化招商,实行企业化、市场化运行。积极打造科技招商联盟,配优科技招商人员,强化专业能力实训。高效运作科技+产业招商专班,形成中心+公司+板块高效联动的招商架构。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打造科技招商云平台,建立月月报、季季评和年度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

二是全面拓展科技招商路径。加强基金招商,充分发挥基金对科技招商的重要作用,实质性运作陶都英才创投基金、新动能产业基金,优化投资阶段布局,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强化平台招商,加快科创平台载体建设,完善科创载体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动科创载体建设规模、运营水平、招商功能明显提升。扩大科技招商朋友圈,利用好各类资源,加快构建以基金、院校、企业、机构、乡贤和科技镇长团成员等为主体的科技招商网络体系,加大专业化机构引入,壮大招才引智服务队伍。

三是全面开展科技招商活动。精心组织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暨科技招商推进会,高质量举办产业技术对接洽谈会、技术论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科技招商氛围,提升我市科技招商知名度和影响力。高效举办科技人才品牌活动,深入沪宁杭、京津冀、粤港澳等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通过陶都名企高校行专家教授宜兴行等形式,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对接,深入开展专题推介、项目路演、政策宣讲、创业服务等活动。加速科创国际化进程,主动赴国外(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科创联合体共建、国际领先技术项目专业化对接、沉浸式考察。丰富各类创业赛事内涵,突出以赛引才、以赛选才,持续推动人才、企业、项目、机构、资本等创新资源有机融合。每年组织各类科技招商活动不低于45场次。到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不少于7200家。

(二)实施科创载体攻坚行动,打造创新创业活力之源

一是全力推进科创园区建设发展。高水平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加速科创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形成一轴四谷三区多点全域创新布局,突显宜兴一翼在无锡创新空间布局中的战略支撑地位。新庄科教谷大力支持江南大学东氿校区高质量发展,持续引进优质高校院所,打造成为全市科教智力资源高地。陶都科创谷(陶都科技新城)加快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和概念验证未来城。培源科学谷加快建设制造业研发平台、小试中试基地等科研转化平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产业科创强引擎。环氿科技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打造成为科技产业集聚地。推动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宜兴药谷)、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等多点加快项目招引落地,鼓励新建2 个服务业专业园区。

二是全力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发展。立足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高端线缆、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推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宜兴战略新兴材料研究院、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应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应用及公益性技术服务。加快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链接合作,共建医疗器械(药械组合)创新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医疗器械产业学院等一批集科学研究、应用研发、人才培养多重功能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巩固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支持领军企业建设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到2025年,累计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0家、新型研发机构20家、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7家。

三是全力推进孵化载体建设发展。加快新南威尔士大学(宜兴)环境技术创新中心、宜兴科创慧谷、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宜城软件园等科创孵化载体建设,重点扶持环保城创客工场等载体争创国字号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布局专业化孵化载体。推进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布局异地孵化器,建设异地孵化载体”10个以上。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空间载体规模化、服务功能精细化的科技企业加速器。聚焦宜兴重点产业领域,探索组建融合创新功能、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多元一体的科创孵化综合体。支持孵化载体与专业机构联动,强化产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场景设计、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供给。到2025年,累计新通过认定各级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创孵化载体达45家以上,新增科创孵化载体面积达250万平方米。

(三)实施科技合作共赢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加速融入国际化创新格局。深入实施深耕上海战略,加速融入锡宜一体化、苏南自创区、宁杭生态经济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等,加速跨区域协同创新,构建科技赋能型发展结构。加强与境外经济主管部门、投资促进专业机构、投资中介机构等和外国驻华使领馆的联系合作,探索布局2个以上中日、中韩、中新等国别合作园区。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在宜兴设立决策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家。加强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商会、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合作交流,每年组织一带一路对接活动不少于5次。

二是加速汇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太湖(宜兴)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医疗器械产业学院等一批平台落地。高水平推进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德融实验室、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院士产业用纤维创新中心、江苏大学宜兴智慧农业与农机智能应用校地共建研究院、宜兴战略新兴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建设。紧抓江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推动江南大学东氿校区、大学科技园宜兴分园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技术项目在宜兴试验落地。探索试行优势企业主导、产业联盟协作等组织模式,推动企业以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

三是加速完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强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的协同联动,争取来宜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推动中荷、中芬、中非、中柬等13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发起成立联盟,加强中国东盟环保科技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宜兴)、新南威尔士大学(宜兴)环境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支持引进最新产业化技术。依托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培养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技术经理人。

(四)实施科创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集群

一是推动科技型企业集聚成势。加速竹笋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引育,以铺天盖地的招引态势,助力形成宜兴科创的竹海,带动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健全雏鹰企业培育体系,加快孵化一批具有技术实力、创新特色的雏鹰企业。加大瞪羚企业扶持力度,优化瞪羚企业遴选机制,加快瞪羚企业挖掘、加速企业育成。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到2025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700家以上、雏鹰企业1000家以上、瞪羚企业6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家以上。

二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提质。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培育计划,筛选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强动态管理与跟踪服务,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奖励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争创省星级上云企业、省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等荣誉,实现宜兴制造宜兴智造跨越发展。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到2025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

三是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树标引领。加大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力度,优化服务机制,培育引进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设立链主企业培育库,定期筛选一批创新能力优、行业地位高、盈利水平好的企业纳入培育库,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行动,鼓励企业开放创新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打造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通过上市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25年,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以上,准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

(五)实施科创人才荟宜行动,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一是打造国际化高端人才梯队。以陶都英才计划升级版4.0为引领,实施战略科学家领航、科技领军人才拔尖、卓越工程师雁阵、新锐科技企业家星火、高技能人才匠心、乡村振兴人才三带等系列工程,到2025年,集聚各类人才资源43万人。实施海外人才支持计划,对接海洽会海交会海创赛等国家级平台,发挥海智基地等省级平台作用,每年引进200名左右海外人才。加快转化乡贤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氿子兴宜支持计划,布局设立乡贤驿站,搭建全球乡贤联络网,健全重点产业链乡贤联络机制,每年招引60名海内外乡贤回宜创新创业。

二是创建高标准人才双创平台。优化人才招引服务平台,加大招才引智工作站、人才飞地等布局力度,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人才集聚地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达10家以上,打响才荟兴宜、锡望您来城市引才品牌。提升人才交流交往平台,高标准建好院士之家,提高宜兴市欧美同学会发展品质,建立宜兴海归之家,探索建立乡贤联谊机制,打造高端人才城市会客厅。完善人才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整合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引入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达20家以上。

三是完善高品质人才服务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以新建、配建、改建等形式筹集人才公寓,完善购物、休闲、娱乐、培训、社交等生活配套设施,每年筹集人才公寓1000套以上;规划建成国际社区、国际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提升人才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行陶都英才码,明确创新创业、学习培训、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健康休养、配偶安置、交通出行等服务内容,推动全市统一人才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保障人才子女入学,支持持有陶都英才卡的人才,子女就读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优质公办学校。

(六)实施科技创新惠民行动,提升科技惠农富民水平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按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宜兴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引育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农业高效安全生态技术创新、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有序推进星创陶都等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具有宜兴农业特色、高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协调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更好惠及民生。

二是服务幸福宜兴。紧扣社会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的力度,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组织实施一批民生科技示范项目和社会发展重点项目,不断探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支撑绿色陶都。立足宜兴节能环保产业基础与技术储备,加快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技术路径,争创国家低碳、零碳、负碳城市,推动零碳产业园、零碳研究院建设,着力突破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重大技术应用推广与集成示范,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努力提升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积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车间建设,打造更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七)实施产业强市攀高行动,赋能主导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瞄准高端集成电路材料加紧布局,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硅片、光刻胶、先进封装材料等领域,打造成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基地和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制造高地。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涵盖单多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环节的光伏产业集群;依托国电投清洁能源(氢能)产业园、长三角(宜兴)氢能产业联盟等平台,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核能、风电、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努力打造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制造高地。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持续打造 一核两翼一带产业发展新格局,依托阿斯利康、碧迪医疗等龙头企业,加快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投产,推动集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生物医药、康养医疗等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等一批引领性未来产业。到2025年,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550亿元、200亿元。

二是做精做优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电线电缆产业优存量、提质量,重点发展高压电缆及附件、超高压交流电缆以及环保PP绝缘电力电缆等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智能装备、海洋工程等领域用电缆产品,打造全国电线电缆智能制造、资源配置中心。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拓展领域、攀升价值链,加快发展水污染防治、烟气治理和固废处置、噪声控制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技术对接中心、中韩环保产业基地等平台建设,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提升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无机非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特种陶瓷、功能陶瓷、耐火材料等细分领域,加快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到2025年,电线电缆、节能环保分别达到2000亿元、500亿元。

三是推动企业研发能力跨越提升。聚焦宜兴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鼓励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全面增强企业研发能力。聚焦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技术瓶颈和难题,深化实施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探索实行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形成一批揭榜挂帅榜单,聚力组织揭榜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整机及标志性战略产品,加快推动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持续扩大研发投入,规范研发费用管理,用足用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财税政策。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重达3.35%以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八)实施创新政策强基行动,推进创新创业政策落地

一是深入开展科技政策落实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的部署要求,聚焦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和改革措施,着力抓好省科技创新40人才新政26科技改革30和宜兴科技新政22人才新政30等文件举措的落地,建立和完善科技政策服务网络,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众创空间等创新主体全覆盖。进一步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初创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充分激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

二是完善优化科技创新政策。针对创新型县(市)建设新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进一步完善现有创新政策、加大科技政策供给,形成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对产业发展不同时期、对人才培育引进不同类别全覆盖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转变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为主的政策工具,提升政策服务水平和资金兑现效率,建立更加普惠、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和调动社会积极性的综合政策体系。

(九)实施体制机制创优行动,增强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完善竞争择优、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推动形成需求导向明确、引领特征明显、应急反应迅速、攻坚力量完备的科技攻关体系。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过程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持续推动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减少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尽职免责制度,激励企业家与科技人员敢于担当、勇挑重担。

二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的股权投资体系,推动设立天使基金、人才基金、VCPE、并购基金等,鼓励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落户宜兴,推动基金产业快速集聚。积极推动宜兴国际人才金融港建设,致力打造成为科技+人才+资本的高能级平台。加快发展债权融资,扩大苏科贷锡科贷等信贷产品受益覆盖面,探索设立宜科贷人才贷,形成三级风险补偿资金贷款体系。优化发展保险服务,探索开展人才险,为人才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失败保险补偿。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强化科创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做优江苏省宜兴环保科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新型陶瓷材料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测试服务中心等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设集创意设计、研究开发、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国际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育一批科技服务专业机构,加快提高创新服务渗透率,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科技服务业企业120家以上。

五、年度任务与进度安排

宜兴建设创新型县(市)工作进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11月至20232月。工作任务主要是,成立宜兴市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起草《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方案》《宜兴市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方案》,经无锡市科技局审核同意,报省科技厅。

第二阶段:2023年。工作任务主要是,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制定出台《宜兴市2023年度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要点》,细化制定年度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要任务,切实将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板块、部门和企业,定期检查通报工作进展进度。按规定要求,及时向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汇报创新型县(市)年度建设情况。

第三阶段:2024年。工作任务主要是,制定出台《宜兴市2024年度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制定年度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要任务,切实将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板块、部门和企业,定期检查通报工作进展进度。按规定要求,及时向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汇报创新型县(市)年度建设情况。

第四阶段:2025年。工作任务主要是,制定出台《宜兴市2025年度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要点》,结合前两个年度推进情况,细化制定创新型县(市)争先创优行动、攻坚突破行动方案,确保高质量完成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既定目标任务。对规划期内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对今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以丰硕成果迎接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验收。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履行宜兴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持续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定期研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技政策以及科技任务,统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协调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各开发区、镇、街道要建立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配强选优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保证科技工作正常有序推进,推动创新型县(市)建设落实落地。同时,成立创新型县(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成员或顾问,每年召开一次专家咨询委员会例会,对创新型县(市)建设中的重要决策和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决策咨询论证。

(二)强化考核评价。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制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将创新型县(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强化工作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切实增强建设成效。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奖惩、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板块建设创新型县(市)的积极性与协同性,全面落实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探索完善科创统计体系,将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新引进(新增)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产出等指标纳入统计,体现创新要素导向。完善科研用地价格确定机制,全面提升区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三)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在各园区镇街全面设立科技专项经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逐步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研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四)强化氛围营造。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大对科创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精心组织科技人才系列活动,每年举办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形成全社会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多主体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