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兴市关于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 014046317/2024-01026 | 生成日期 | 2023-12-29 | 公开日期 | 2023-12-2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企业 | 分类词 | 计划,经济管理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兴市关于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宜兴市关于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现将有关精神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工作。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中共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委信长星书记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真诚尊重、真心爱护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去年9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包括各板块在内的全无锡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作出了部署和要求。
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国家、省、无锡市相关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着眼企业现实需求和实际感受,全面推动、精准发力,积极搭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满意度。为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实施意见》从制度完善角度,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打破隐形壁垒;从维护企业权益角度,强化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保障;从营造好的投资氛围角度,不断加大政策支持,放开民间投资市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舆论引导角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营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舆论风气,让该放的放得更开,能扶的扶得更好。
二是提升民营企业资源供需的适配度。积极回应民营企业最为关注的投资、转型、融资、用人、用能、用地等方面需求,突出政策集成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持续加大民企培育、创新创造、改造升级等支持力度,引导民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杭经济带发展、太湖湾科创带等国家、省、无锡市重大战略,通过建立“政银企”三方合作,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创新型质押融资业务,创新“地等项目”服务模式,加强排污总量指标等保障举措,畅通企业资金血脉,提高政策直达、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让民营企业底气更足、预期更稳,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三是提升民营企业综合服务的感受度。着眼民营企业直观感受和体验,全面对标学习上海、深圳等经营主体众多、民营经济发达城市的先进服务举措,通过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关爱、面对面座谈、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等各类长效机制,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实现民企服务感受度全方位提升,让民营企业在宜成长发展尽享“顾客式”超强体验感。
三、主要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分为5个方面,19条具体措施。旨在全面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真诚尊重、真心爱护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
一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保障公平参与招投标权益,完善信用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支持民营企业深化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鼓励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省、无锡市级重大战略。
三是营造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供给,满足民营企业人才需求,保障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四是强化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权益,健全涉企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五是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全面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行更高效率的涉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