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生态环境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宜兴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科学治太 久久为功 宜兴奋力推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来源:宜兴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3-23 08:30:09 浏览次数: 字号:[ ]

宜兴地处太湖上游,拥有江苏1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的9条,承接上游 4700 平方公里客水,经过滤后入湖的水量和污染负荷占入湖量的 60%以上,生态屏障责任重大。近年来,宜兴统筹推进太湖、滆湖“两湖共治”和“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31个国省考断面优、优比例连续两年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为太湖21世纪以来首次达到全年Ⅲ类水质,提前6年达成国家治太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全年“良好”湖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三水共治”强控污针对工业废水开展化工、印染、铸造行业清理整治,2017以来累计关停化工企业543家、印染企业14家、铸造企业43家,太湖一级保护区2022年底建成“无化区”。完成1315家涉磷企业整治,落实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及交易管理要求,推进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持续压降工业源污染。开工建设环科园、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2025年建成后将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级6.25万吨/日。针对农业尾水,2024年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万亩,完成无锡下达的6.1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0.5万亩改造提升的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针对生活污水,累计完成“治本清源”达标区建设227块。2024年建成污水管网超100公里,完成5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5%

二是“三河同抓”提水质突出主要入湖河道,持续开展9条主要入湖河道“一河一策”综合整治,实施139项重点治理工程,20249条主要入湖河道中首次有4条达Ⅱ类水质,较2023年增加3条,滆湖宜兴水域自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达Ⅳ类水质。突出劣Ⅴ类河道,全面溯源、系统施策,投入工程性资金近1亿元,全面推进整治。目前,水质实现好转,力争加快消除劣Ⅴ类河道,确保不再反复。突出综合整治河道,因地制宜实施工程性措施、开展常态化管护,2024年,127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优率达93.7%完成美丽幸福河湖建设300条。

三是“三管齐下”筑屏障围绕湖体清淤完成太湖、滆湖生态清淤440万方;提前开展滆湖三期200万方清淤。开100万方的沿湖近岸清淤,配置中交清淤一体化平台,坚决打好应急防控主动仗。围绕蓝藻打捞,针对夏季出现的连续水华现象,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太湖蓝藻防控应急工程,完成重点区域芦苇荡清基约9.25万平方米、港口及沿岸应急清淤约20万方,完成9个打捞平台建设,新增各类专业船只19艘,新建蓝藻输送管道约5.17公里,建设新港、茭渎港藻水分离站,扩能八房港、符渎港藻水分离站,2025年藻水分离能力达到3.5万方/天。围绕生态修复“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为抓手,施滆湖东部7500亩生态修复、太湖竺山圩退圩还湖、滆湖殷村港口生态缓冲区、莲花荡和乌溪港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宜兴始终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国之大者”抓紧抓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实干意识、答卷意识让太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努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