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定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粮食生产工作成绩突出,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01、粮食面积持续增加
压紧压实镇街主体责任,将粮食面积任务分解到镇、到村、到具体作物。结合耕地“三提两严”行动,积极推动耕地复耕复种,多渠道挖掘面积增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8.46万亩,粮食面积实现三连增。
02、典型示范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基地56个、5.5万亩,以点带面推广“四新技术”,粮食产量实现稳中有升。高塍镇徐家桥村水稻高产攻关方在省优质水稻高产竞赛活动中,实收单产位居苏南片区常规粳稻组第一名。
03、农田建设加快推进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12万亩,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生态优良的粮食基地,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超80%,位居无锡前列,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
04、装备支撑不断强化
加快农机更新步伐,全年新增各类农机700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省市两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1家、水稻育秧工厂22家、智能化绿色化烘干中心4个、秸秆收储中心15家,全市育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
05、绿色技术广泛应用
持续推进肥药减量增效行动,通过建设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稻麦田草害防控等示范基地,示范先进的施肥和病虫防治技术,依托化肥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平台和农药零差率配供平台,全面推广配方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年肥料和农药使用量分别较2020年减少4.04%和6.17%。
06、服务保障落实到位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基地建设、土地流转、机插秧等方面给予奖补,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编印下发综合性生产意见2期、阶段性技术意见53期、技术手册近4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卡12.5万份,持续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
07、产业融合实现突破
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水稻生产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塘东米业、中川米业等稻米加工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稻米产业规模、质态进一步提升。稻米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江苏省健康谷物陈君石院士工作站在我市成功落户。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关键之年,我市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