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无锡总规专家谈 | 梅耀林:革新规划范式,绘就无锡未来新图景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2025-04-03 13:57:09 浏览次数: 字号:[ ]

无锡总规专家谈 | 梅耀林:革新规划范式,绘就无锡未来新图景

导读

《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为此我们特辟“无锡总规专家谈”专栏,从专家视角为您解读无锡203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助力推动规划有序实施。本期推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江苏省设计大师梅耀林先生的访谈文章,他系统梳理了无锡的未来城市图景和融入区域发展的“三圈一邻”战略,总结了三个“突出”与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特色,对《规划》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擘画“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以“三圈一邻”在长三角中奋楫争先

《规划》擘画了哪些值得期待的未来图景?

梅耀林:《规划》为无锡市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太湖明珠、江南盛地”,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锡新实践。支撑这一图景实现,《规划》结合无锡的优势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三个方面:

第一,无锡被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无锡本身的制造业基础就非常雄厚,如光伏产业、物联网产业等全国领先。在《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无锡要重点做大做强现代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建设国家级的物流枢纽,更好地支撑无锡制造业发展。

第二,无锡将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文化创意基地。从现实看,无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较好的表率作用,接下来将协同环湖城市共同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此外,无锡还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鼋头渚、惠山古镇等传统景点,通过创新科技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赋予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无锡的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无锡将打造成为全国的旅游名城。无锡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太湖、大运河、长江,还有惠山、清名桥、古南街等等。这次《规划》中特别明确,要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形成集旅游、度假、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城市,这也将大大提升无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无锡如何奋楫争先?

梅耀林:无锡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规划》也为无锡在长三角寻求协同发展机会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主要是围绕“三圈一邻”战略来打造:

第一,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将无锡发展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紧紧结合在一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协同,二是交通互联。在产业协同方面,无锡深度参与上海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和国际科学中心建设,依托沪宁产业创新带,与上海协同发展创新产业。在交通互联方面,无锡(江阴)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合作不断加强,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江海联运枢纽。

第二,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一方面,无锡与苏州、常州、湖州等环湖城市共同建设“世界级魅力湖区”,通过共同的创新平台来提升环湖地区的科创能力和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串起沿太湖周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共同形成一条环太湖的风景路,通过风景路来提升环太湖的科创水平和文创品牌。

第三,支撑苏锡常都市圈。无锡与苏州、常州“抱团发展”,在生态、产业、交通三个方面重点发力。生态方面,主要和苏州、常州一起把“太湖美”的品牌擦得更亮,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产业方面,无锡、苏州、常州共同打造沪宁产业创新带和环太湖科创圈。交通方面,主要通过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共同打造都市圈内的“30分钟生活圈”。

第四,协同周边毗邻县(市)。无锡在区域协同中注重与周边县(市)的联动发展。比如说,锡山区与苏州相城区,江阴与常州新北区,宜兴、滨湖区与常州武进区联手,都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协作区和共同发展平台。

整体来看,主要通过“三圈一邻”战略把无锡发展融入到区域发展之中。

三个“突出”与更新保护

成就规划范式的革新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作为无锡上一版城市总规的编制单位,这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哪些不同?

梅耀林:这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有很多创新点和不同。归纳一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全域全要素。与以前的规划不同,这一轮真正是把“多规合一”的思路融合到规划内容中,包括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等,真正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到底”。

二是更加突出底线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规划是在生态保护和资源约束前提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更加强调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作为“硬杠杠”,同时还将城镇开发边界和工业用地控制线作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体现了资源约束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简单说,就是我们既要追求高质量发展,还要守住绿水青山。

三是更加突出存量空间利用。这轮规划中更加注重“用好现有的土地”,通过整治低效工业用地、鼓励混合利用和连片改造等方式,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除了以上方面,您认为《规划》还有什么突出特色?

梅耀林:这次《规划》中,还有两个方面做得很有特点,即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这两大事项事关民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面子”,更是城市“里子”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让老百姓对城市有更多认同感的重要方面。

城市更新不是说“拆旧建新”,而是注重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注入现代元素,让老城区既有“烟火气”,又有“现代感”。历史文化保护对无锡来说更有价值和意义,无锡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更要注重保护无锡的“根”和“魂”。《规划》既保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强调在城市里注入新的活力,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的动能。同时,不仅关注了物质空间的保护,也关注了非物质空间,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锡剧等,这些新活力注入后,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和更新中来。

总体来说,无锡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调整,更是规划范式的革新。

三大维度的全面提升

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宜居城市

《规划》提出,要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宜居城市,普通市民如何从总体规划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的契合点?

梅耀林: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城市,充分体现了这轮规划当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思想。主要以服务、生态、魅力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让老百姓在城市发展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第一,服务可触及,让优质资源近在咫尺。《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打造“15分钟美好生活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资源。

第二,生态可亲近,让自然资源融入百姓生活。规划构建了“一带双环、三廊六楔”的生态网络,提升公园建设水平,让老百姓走出家门,最多500米就能够进入到公园绿地。

第三,魅力可感知,让城市特色融入居民生活。一方面,注重强化山、水、城资源融合,打造各个片区特色,让城市里每个片区都有它的特色名片。另一方面,完善城市中的绿道系统,将长江、太湖等资源通过绿道系统串联起来,让城市居民在城市绿道漫步时就可以感受到城市魅力。

编辑:赵逸宁

审核:施莉

审签:钱炜